

中国农村网四川泸州讯(姚艾青 记者 李仁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人才能不能引进来留得下,取决于一个地方“发展容器”的大小。
近年来,龙马潭区立足“为国家试制度、为四川建窗口、为泸州谋发展”的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面吹响人才集结号,加快人才发展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省率先成立首个招才引智工作组、全省首个人才工作局、全市首个人才服务站,并出台系列人才政策,搭建多个人才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以宽阔的胸怀、超前的思维和全面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打开了事业发展的快速通道。
创新引才政策 吸引各方人才来泸
政策是人才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人才引进的“吸金石”。龙马潭区不断创新柔性引才政策,出台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各方人才来泸。
作为龙马潭区先行先试的前沿阵地,川南临港片区率先推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集聚高层次人才十二条措施》(试行)(简称《十二条措施》)和促进措施全面落地的 12 条配套政策,其中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300万元的资助资金,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公寓,或按最高每月4000元的标准提供住房补贴,给予高层次人才每人每月最高1万元的岗位激励等诸多保障政策,成为该区招才引才的“吸金石”。
7月4日,川南临港片区重磅人才政策再度出台:在原有《十二条措施》的基础上,扩大人才认定范围、设置人才服务线上线下单一窗口、简化认定程序、加大奖励支持力度、简化外籍人才停居留手续、实行市场化引才机制,和自贸区企业签合同给予10万元资助, 给予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最高100 万元补贴……
以开放合作的气度面向全世界招揽人才,以周公吐哺的胸怀向各界精英抛出橄榄枝,龙马潭区继续推进人才强区战略。
按照“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思路,龙马潭区大力实施人才发展“双基金”战略,即建立“三区”人才基金和泸州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其中“三区”人才基金不低于财政收入的1%,创业创新基金由港投集团和省高层人才投资基金联合出资。
2017年,龙马潭区投入“三区”人才基金 1500万元,2018年拟投入2000 万元。10亿元的泸州人才创业创新基金首期已投入2亿元,首笔2000万元已投入项目运营。
“我们正在启动制订急需紧缺和适用人才激励政策,将根据用人单位给予人才薪酬的高低,制订分梯次的激励机制,切实解决某些岗位人才紧缺的问题。”龙马潭区人才工作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该区已引进和储备各类专业人才800余名。
完善工作机制 积极为人才搭台
6月12日,四川省首个统战人才服务中心——泸州市统一战线人才服务中心在龙马潭区正式挂牌成立。展示墙上,各民主党派、知联会、新联会、工商联等取得的荣誉和成就,让前来参观的各党派人士称赞不已,感叹有了归属感。
统战人才中心成立后,将积极开展人才服务、人才交流、人才培育、人才就业等综合性服务,实现统战人才管理从“平面管理”转向“立体管理”的新目标。
统战人才中心只是落户龙马潭区的中国酒城国际人才港的一小部分。7 月4日开港的酒城国际人才港,位于西南商贸城17区,总面积1万平方米,由2000平方米的高端人才之家和8000平方米的人才产业园构成,是全省 21 个市州除成都外建设的人才产业园,不仅 是泸州的人才港,还是集创新、科研、产业、服务于一体的人才综合性服务平台,可以提供人才孵化、培育、交流、服务、就业等综合性服务,这里,将成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除积极为人才搭台,龙马潭区还坚持党政“一把手”统抓三区人才工作,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完善区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报告制度、领导联系人才制度、“龙马英才”评选制度等十余项制度。
另外,龙马潭区还建起了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 等2个市级院士专家综合站,建成市区级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3个,新建三区人才公寓150套,通过搭平台、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健全要素保障等举措,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干事创业、 科研创新的舞台,让每一个引进的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引进“源头活水” 拓宽多方引才渠道
2月24日,重庆大学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训计划泸州班在川南临港片区开班,6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典礼。
这是龙马潭区落实“聚智聚才开明开放”“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工作要求的新举措,也是继去年 11月24日与重庆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以来,双方落实协议的具体体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畅通人才入口,不断引进“源头活水”,提升人才队伍质量。立足做大增量,着眼盘活存量,打造一支多门类、高技能、善实践的“金字塔型”人才队伍,龙马潭区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引才、育才、用才工作。
借助自贸区之间的合作,龙马潭区先后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等自贸试验区达成人才工作专项合作协议;与人才服务网站等加强合作,借助各大招聘平台招引人才;实施“招商与招才同频共振”战略,通过各招商组及招商会招引人才;加强校地合作,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启动项目合作、招引高校院士、博士等人才参与建设的同时,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与不定期对区内人才开展培训。
目前,龙马潭区已累计接收400余名博士、硕士简历,100人达成就业意向;并先后邀请了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等6位专家作自贸区建设方面的专题讲座,累计参学人数有4000余人;帮助川南航天能源 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3人,助推我国智能完井技术产业化开发。
关于我们 | 科研院所 | 客服中心 | 资料中心 | 媒体报道 | 投诉举报 | 帮助问答 | 查询服务
农市发[2016]2号
软著登字第1825094号
苏B2-20180764
村网通:第24733430号
版权所有:南京土流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易村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管:北京村网通农业科技研究院
市场运营:山东易村客农业有限公司 南京易村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63654号-3
苏公网安备 32011202000276号
合作邮箱:govzcn@aliyun.com 服务热线:0537-316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