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阳高:“4+N”产业扶贫模式决战脱贫摘帽

    信息发布者:烟半支
    2018-08-16 17:07:59   转载


    今年5月份,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专门就阳高县产业扶贫工作作出批示:产业扶贫是从根本上解决脱贫的重大举措,阳高的这一经验值得借鉴,各贫困县之间要经常交流,互相学习,从根本上寻找产业扶贫的科学之举、富民之策。

      阳高县今年要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在已有79个贫困村实现退出的基础上,计划完成1.01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的预脱贫任务,成为大同市3个首批要实现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决胜脱贫之战已经打响,阳高县上下干群一心,举全县之力大打脱贫攻坚战。而“4+N”产业扶贫模式则是他们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科学规划村村都有扶贫产业

      7月25日,记者在狮子屯乡东双寨村见到村民许生贵时,他正在自家的塑料大棚里摘尖椒。“自今年6月份尖椒成熟开始上市,每六七天卖一次,至今我家的这个大棚已经卖了3000多元。”许生贵告诉记者,因为在大棚里种植,尖椒可以一直摘到国庆节,总收入应该达到1.5万元左右。

      许生贵是东双寨村的277户贫困户之一。据东双寨村党支部书记谷爱军介绍,该村是由三个村搬迁后新组建的移民村,共2246口人,其中贫困人口591人。村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原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根据县里的整体规划,今年以来,该村通过统一流转243亩土地,建起蔬菜大棚210栋,全部分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种。每个大棚占地1.2亩,造价两万元,每个贫困户每年只需出600元。“老百姓自己选品种,自己种,现在积极性很高。”谷爱军说,“这个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受益,将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东双寨村的蔬菜大棚产业是阳高县“4+N”产业扶贫模式的一部分。

      产业扶贫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保证。怎样精准布局扶贫产业?为此,该县专门出台 《关于阳高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阳高作为首批北方农牧交错带核心示范区先行试点县,“各乡(镇)、村委根据各自的区域优势,综合职能部门意见,探索和创造适宜本地区发展的可复制模式,围绕精准扶贫,统筹考虑,科学确定本区域内产业空间布局、主导品种和发展重点。”要围绕建设“绿色蔬菜、特色杏果、优质杂粮、休闲观光、产品精加工”五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优质农产品种植、现代化产业园区展示、农产品信息发布、贫困户新型技术培训、特色优势农产品配送五大基地,着力打造 “4+N”扶贫产业模式。“4”即设施蔬菜、杏果、全产业链生猪养殖、旱作农业(小杂粮)产业;“N”即黄花、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光伏产业……最终建成全国的 “米袋子”、京津的“菜篮子”、北方的“肉案子”和走向世界的“杏盒子”。目前,全县12个乡镇已建成9个设施蔬菜园区、5个千亩杏果经济林园区、2个千亩黄花产业园区、6个千亩中草药基地,发展西门塔尔牛、黑土猪、绒山羊等特色养殖1.2万头(只),发展小杂粮等旱作农业2万亩。而且,到脱贫期末要实现:

      ——绿色蔬菜产业,全县户均1个蔬菜大棚,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其中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

      ——特色杏果产业,全县实现人均1亩杏果的目标。

      ——优质杂粮产业,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杂粮平均亩产达800斤以上,优质率达到80%以上,商品率达到50%,加工转化率达到60%。

      ——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精深加工企业20家,尤其是杏产业,要加快形成杏酱、杏罐头、杏干、杏果、杏仁、杏脯、杏脂油加工的产业体系。

      科技支撑激发农户内生动力

      大白登镇千亩设施蔬菜脱贫示范产业园区建在福泉、新泉两个移民新村附近,470栋蔬菜大棚连在一起蔚为壮观,大棚内品种为“戴安娜”和“千禧”的西红柿长得正旺。

      大白登镇镇长徐德明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片盐碱地,种啥都不长。用老百姓的话说,叫“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只听青蛙叫,就是不打粮。”近年来,为了脱贫大计,该镇在中国农大教授的指导下,引进了盐碱地改良技术,使这里从昔日4000亩不毛之地的盐碱滩变成蔬菜大棚脱贫示范产业园区,并在大棚里采用 “起垄种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有效沉淀了土里的盐碱成分,还实现了蔬菜有机化高产量生产的目标。小白登村的26栋扶贫大棚堪称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孵化基地”:设施不同,品种不同,备耕不同,管理不同。科技实招招招见实——“天敌昆虫防虫害、生物菌剂防病害,不留半点农药害,真正绿色无公害”,所产西红柿的售价比同类产品虽贵,但供不应求,一棚蔬菜年收益万余元。

      而在位于阳高县南部六棱山脚下的鳌石乡,寒富苹果套种中药材特色扶贫产业园里满眼郁郁葱葱,苹果树大都已经挂果,林下套种的黄芪、知母、射干、丹参等中药材长势喜人。“过去我只种玉米,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种中药材,去年就有近5000元的收入,随着寒富苹果进入盛果期和中药材产量的增加,收入会越来越多,日子会越来越好!”在园区内忙碌的乱石村村民宋喜亮高兴地说。

      鳌石乡党委书记尉武华告诉记者,从2016年开始,该乡以产业扶贫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套种中药材产业,通过流转、调换等方式,集中了近2000亩耕地,改种寒富苹果,并结合土壤、气候等条件,选种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形成了寒富苹果套种中药材的立体种植模式,果林空间得到科学合理利用,实现了果树与药材的互促互利。“我们在每个村选出以支部书记牵头的能人成立合作社,在全乡范围内推广乱石村经验,实现整体脱贫。”

      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园是阳高县围绕易地搬迁针对性制定的产业扶贫实施措施。为了科学发展产业园区,该县制定了详细的扶持标准,对如何发展蔬菜、杏果、杂粮、黄花、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等产业做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并着重强调要注重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引导扶贫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有效激发了农民的内生动力。

      为了给扶贫产业更好、更有力的技术支撑,阳高县政府请来教授团队:山西农大3名院长和8名教授与阳高扶贫产业“拉上了手”,设施蔬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功能小杂粮黍、高粱、谷新技术、新品种引进与示范,猪、羊新品种引进与养殖新技术推广……“县校合作”不光布局产业,跟进技术,还大力做好人才的孕育:优选240名农民,专门进行设施蔬菜、功能小杂粮“三区”人才培训,为县里培养出一批永不走的本土“教授”。

      企业带动多种模式壮大产业

      为了使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搬得下、有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东小村镇多方发力,建起易地搬迁扶贫后续产业塑料大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00万元,规划占地370亩,共建成塑料大棚300栋,9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一座,覆盖受益搬迁户310户850人。预计每年能为市场提供绿色优质蔬菜150万公斤,同时可为当地搬迁户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牵头领办该项目的阳高县火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旭告诉记者,公司实行 “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优先供岗、年底分红”的模式,每个受益搬迁户人人享有一份股份,预计每亩大棚年均收益7500元,为贫困户增加劳务收入120万元,户均股份分红可达400多元。在销路方面,公司已经与北京尚宇宏源商贸有限公司签订了全部的供销合同,解除了销路之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阳高县产业扶贫特别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扶贫中,阳高县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我建车间请你生产”。王官屯镇西堡村,120亩的荒地上“长”出了年出栏1.8万头生猪的养猪场。像这样的养殖场以及配套的种猪场、洗消中心,遍布阳高11个村。这些“车间”总投资2.8亿元,资金主要来自5000户贫困户的扶贫金融贷款贫困户建“车间”,正大集团租赁“车间”搞养猪,100万头的生猪全产业链还可拉动4万亩玉米种植销售以及5000人的就业,达效后阳高年养生猪量可达200万头。

      “借你车间帮我生产”。古城镇去年669名贫困人口把20多万元的养牛红利揣进了包。发展产业促脱贫,该镇挂靠上了一家农业龙头企业,镇里统一购置250公斤左右的西门塔尔牛258头,由该公司托养代管,一年为一养殖周期,一周期末一分红:扣除政府投入的产业本金以及企业的饲养成本和管理费用外,所产生的纯收入全部分红到户。红利没上限,却有下限。每人每年分红不低于300元,相当于把“产业存入银行”,光收利还没风险。

      “共建车间共同生产”。近三年,阳高县扶持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年均以300个的速度递增。这些合作社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使本地能人和贫困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推动着扶贫产业的发展。

      大企业大项目的产业带动,阳高县也下了一番功夫。经过积极争取对接,与北京新发地、海南佳伟农业集团建设千亩高品质蔬菜种植产业园区,可带动1200户贫困户种植增收;搭上了茅台酒厂的龙头,全县2万亩高粱未产先预销;引来北京新发地的8名蔬菜营销大王,营销业绩人人年均在数亿元,双方对接达成意向,对全县每年所产蔬菜的营销“包圆”……龙头有了,规模大了,阳高开始创造自己的品牌,今年该县完成了11个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认证,产业的附加值又随之提升。

      “通过多产业发展,实现有意愿的贫困户每户至少有2项产业覆盖。”该县扶贫办负责人说,阳高产业扶贫的实施,富了贫困户的口袋,催生出强大的内生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